男子為“神話”自己變性行騙30年,到銀行存款110萬元新鈔敗露被抓
銀行營業(yè)廳里,一位“老太太”在多名男子陪護下準備辦理業(yè)務,稱要向一個“國家賬號”存入110萬元現(xiàn)金,而所存現(xiàn)金均是2005年版新鈔……這一幕發(fā)生在四川閬中市一家銀行,銀行營業(yè)部經理發(fā)現(xiàn)事情可疑,隨即報警。經警方調查發(fā)現(xiàn),這是一起以“民族資產解凍”為幌子的詐騙案。最終,警方成功抓獲15名犯罪嫌疑人,涉案金額逾2000萬元。
嫌疑人被抓獲歸案
4月1日,紅星新聞記者采訪獲悉,當天前往銀行存錢的“老太太”正是該犯罪團伙中一名主犯吳某,警方事后在其家中發(fā)現(xiàn)價值700余萬元的大額存單及大量金銀首飾物品,其名下還有一處海邊別墅、一輛房車和四輛小車。更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吳某30年前竟是一名男子,但為了神話自己是“東海觀音”,并以此行騙,便去做了變性手術……
案發(fā)——
“老太太”存入上百萬元新鈔
銀行經理起疑報警,“國家賬號”經查系個人賬號
此案最初的敗露,發(fā)生在2021年5月31日。當天下午,位于四川閬中市七里街道辦事處南池路的某銀行閬中支行營業(yè)部,幾名外地口音的人扶著一名“老太太”到銀行辦理業(yè)務,稱要向一個“國家賬號”存入110萬元現(xiàn)金。
查扣的涉案物品
據(jù)該銀行閬中支行營業(yè)部許經理回憶,當時到銀行存款的有五六個人,按照銀行規(guī)定,大筆現(xiàn)金存儲需詢問資金來源,但匯款的“老太太”全程沒說話,其中一名隨行男子先是說在閬中做生意,后又改口說他們是某機關的人到閬中執(zhí)行公務,卻又拿不出工作證件……
此外,銀行工作人員還發(fā)現(xiàn),這筆準備存入銀行的現(xiàn)金,都是2005年的新鈔。因為錢和存錢人的身份證沒問題,銀行只好按照程序給對方辦理存款業(yè)務。由于數(shù)額較大,詢問和清點鈔票前后花了1個多小時。
同時,按照銀行規(guī)定,許經理在向銀行領導匯報的同時,也將現(xiàn)場情況向警方報備,之后對該筆業(yè)務通過非柜面渠道進行了凍結。接到報警后,民警立即趕往當事銀行進行調查。根據(jù)銀行提供的信息,民警對這些人的身份進行初查,發(fā)現(xiàn)這些人員都處于無業(yè)狀態(tài),人員關系復雜,涉及到全國各地,而所謂的“國家賬戶”,其實是一個名叫楊某某的個人賬戶。
敗露——
嫌疑人偽造證書主動找警方交涉
牽出“民族資產解凍”跨省詐騙團伙,15人落網
更讓警方沒想到的是,2021年6月3日,一名自稱該銀行北京總行某主任的男子向銀行工作人員詢問賬戶情況,得知警方介入調查時,對方隨后持一份“銀行總部授權書”主動前往閬中市公安局反詐中心交涉說明情況。
在閬中市公安局,這名男子自稱是該銀行北京總行的工作人員,在閬中執(zhí)行公務,并要求公安機關不要妨礙。不過,就在他與民警交涉期間,該銀行閬中支行營業(yè)部員工發(fā)現(xiàn)男子所持有的“銀行總部授權書”印章造假……之后,辦案民警在其車內發(fā)現(xiàn)了疑似“民族資產解凍”的相關資料,隨即對其進行進一步盤問。于是,兩個詐騙團伙開始浮出水面……
查扣的涉案物品
紅星新聞記者了解到,經警方調查,以馮某、吳某為主犯,田某、張某、何某等多人參與的詐騙團伙進入警方視線。這兩個團伙長期盤踞在四川閬中和山東青島兩地,以所謂的“民族資產需要解凍”為由,繳納少量啟動費用便可獲得巨額報酬為誘餌實施詐騙。
經查,2019年以來,馮某曾多次帶領手下人到青島聯(lián)系吳某,尋求“解凍海外資產”的啟動資金,二人對接成功后,吳某安排沈某到閬中與馮某謀劃“解凍海外民族資產”資金。在吳某策劃下,沈某將360余萬啟動資金交于馮某,讓馮某尋找110萬元2005版人民幣,存入“國家賬戶”解凍所謂“海外民族資產”。2021年5月底,得知馮某找到110萬元2005版人民幣后,吳某和趙某遠、田某、張某、汪某等人前往閬中,一起協(xié)助馮某將現(xiàn)金“入行”。
查扣的涉案物品
紅星新聞記者采訪獲悉,閬中警方掌握基本情況后,隨即成立專案組,分別前往北京、上海、青島、宜賓、樂山等地開展偵查。2021年6月11日,警方在嫌疑人吳某位于山東青島的家中將該詐騙團伙4名主要成員抓獲;同年6月13日,主犯馮某被警方抓獲,警方隨后查獲贓款30余萬元,以及偽造的各類證件、印章、首飾、字畫等共2000余件;之后,其他嫌疑人也相繼被警方抓獲。
目前,詐騙團伙15名主要成員已被警方移送起訴,涉案金額逾2000萬元,案件正在進一步審理中。
主犯——
曾做變性手術“神話”自己
家中查出700余萬大額存單和飾品,別墅被查封
據(jù)辦案民警介紹,主犯馮某是閬中人,上世紀七十年代末,經人介紹從事“民族資產解凍”詐騙,并加入“國際xx協(xié)會”,到全國各地聯(lián)絡“民族資產解凍”人員。2007年,馮某成立旅游開發(fā)公司,對外向投資人宣揚“民資資產解凍”事項,聲稱自己是“大西南總部303負責人”,有唐、宋、元、明、清代以及國民黨潰敗時遺留的大量“海外民族資產”,可以通過2005版人民幣進行解凍。在馮某的鼓吹之下,成功騙取陳某、何某等人投資用于從事“民族資產解凍”。期間,馮某還與從事“民族資產解凍”詐騙的山東青島人吳某取得聯(lián)系。
查扣的涉案物品
原來吳某就是當天前往銀行存錢的“老太太”。不過30年前,其真實身份是一名男子,但為神話自己,就去做了變性手術,并對外宣稱自己是“東海觀音”。
紅星新聞記者了解到,吳某落網后,民警曾在其家中發(fā)現(xiàn)價值700余萬元的大額存單及大量金銀首飾物品,其名下還有一處海邊別墅、一輛房車和四輛小車,目前已被查封。
警方提示:
所有涉“民族資產解凍”項目均是詐騙
這是一種集返利、傳銷、詐騙為一體的混合型犯罪,極具誘惑性和欺騙性。不法分子謊稱“各朝代滅亡后以及國民黨潰敗時在海外遺留保存了巨大財富,國家現(xiàn)委托一些民間組織或企業(yè)對這些海外‘民族資產’進行解凍”,通過誘騙受害人繳納啟動資金、會員報名費或者投資入股等實施詐騙。
同時,他們緊跟社會關注熱點,圍繞“民族資產解凍”這一噱頭,虛構所謂“養(yǎng)老”“扶貧”等投資項目,許諾“民族資產”解凍后,將給予投資贊助者巨額回報,不斷騙取錢財。
警方提示,所有涉及“民族資產解凍”的項目都是虛假騙局,若發(fā)現(xiàn)被騙應立即向公安機關報案。
王波 紅星新聞記者 王超
編輯 張莉
【版權聲明】本作品的著作權等知識產權歸【紅星新聞】所有,騰訊新聞享有本作品信息網絡傳播權,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